ESG是什么?与CSR差别在哪里? |
CSR(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核心思想类似于“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强调企业在追求获利成长的同时,应将社会与环境问题纳入营运决策之考量;而现今较更常听见之ESG一词,则是后续由联合国于2004年首次提出,更进一步呼吁企业应从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三个核心面向进行企业永续经营之规划。简而言之,CSR代表的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广泛理念,而ESG则提供其具体的执行面向与衡量指标,以协助企业实现永续目标。 |
我们企业刚开始接触ESG,应该从哪里着手?是哪个部门必须负责呢? |
企业执行ESG转型或导入,建议可以从“盘点”开始,包括识别与自身产业相关的重大性议题、评估现有资源与能力,并设定短期与长期目标等。 永续议题并非单纯只有某些部门负责,可以说与整个企业都息息相关。有些企业会直接设立永续部门,以整合各部门的信息。 财务部门在其中的角色,是协助量化ESG投入的成本与潜在财务效益,更能将ESG目标整合进预算与绩效管理系统,确保永续发展策略与主管机关规范、企业财务目标或客户需求一致。 |
ESG报告的要求与准则越来越多,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报告框架(如GRI、SASB、TCFD)?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顾问能提供什么协助? |
选择合适的ESG报告框架,取决于您的预期用途、产业特性、主要利益相关方等条件。 例如: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适用于广泛的利益相关方;SASB(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更侧重于特定产业的财务重大性议题;而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小组)则专注于气候风险与机遇。 在可持续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或顾问通常会协助厘清与制定预期用途,进一步确认整体规划方向,并协助企业着手规划、执行以及后续评估。 |
温室气体盘查是什么? |
一般常见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盘查指的是组织型温室气体盘查(另还有针对产品之产品碳足迹盘查),指的是企业透过活动数据搜集、整理与计算,检视自身营运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及排放源。 |
温室气体盘查应按照什么准则? |
温室气体盘查应依据国际通用标准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目前最常见的准则包括《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GHG Protocol)》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 14064》系列标准。 其中,GHG Protocol 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企业盘查指导,划分为三大范畴(Scope 1:直接排放,Scope 2:间接能源排放,Scope 3:其他间接排放),提供明确的盘查架构;而 ISO 14064 系列涵盖组织层级(ISO 14064-1)、减排项目(ISO 14064-2)及验证规范(ISO 14064-3),适用于第三方验证。 此外,台湾环境部也发布了《温室气体盘查技术指引》,结合 GHG Protocol 与 ISO 框架,提供台湾企业具体操作方法与格式建议,符合环境部及金管会规定的企业均可参考。 |
哪些企业需要做温室气体盘查? |
各国目前纷纷针对企业温室气体盘查制定规范,以台湾为例,目前盘查对象有三:环境部列管对象、金管会规范之上市上柜公司以及国内自愿盘查企业。环境部更自2025年起,针对温室气体年排放量达2.5万吨CO₂e以上之电力、燃气供应业及制造业收取碳费。 |
温室气体盘查完成后,哪些机构可以协助执行第三方验证或保证? |
例如,根据金管会规范需出具第三方报告的台湾上市柜公司,必须选择符合《上市柜公司永续报告书确认证机构管理要点》中针对确认证机构的资格条件。 详细名单可参见证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中心公告名单:https://cgc.twse.com.tw/agency/chPage。 |
在供应链管理中,我们如何确保供应商也符合ESG标准?这对我们的财务风险有何影响? |
近年来,可持续性已然成为主流企业评估议题之一,因此供应链的ESG表现往往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风险。若上游供应商发生环境污染、劳工剥削等问题,可能导致企业声誉受损、订单流失,甚至引发法律诉讼。采购部门需要协助评估企业供应商的ESG风险,例如执行供应商评估,并将其纳入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流程中。近年来,可持续性已然成为主流企业评估议题之一,因此供应链的ESG表现往往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风险。若上游供应商发生环境污染、劳工剥削等问题,可能导致企业声誉受损、订单流失,甚至引发法律诉讼。采购部门需要协助评估企业供应商的ESG风险,例如执行供应商评估,并将其纳入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流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