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小Y,曾在某大會計師事務所擔任ESG永續顧問多年,參與國內外多間企業ESG輔導、溫室氣體盤查等項目,也曾至國內數間大學與企業擔任課間講師。
隨著近年來全球面臨永續浪潮,各式各樣的永續新名詞不斷出現,CSR、ESG、SDGs、TCFD……等等,企業面臨的考驗看似也越趨複雜與多元;然而,每一個議題真的都像我們所想的那麼急迫嗎?讓我們一步步帶你了解何謂「永續」,以及該如何招招破解。
何謂CSR與ESG?
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發展已久,20世紀初由英國學者提出之CSR(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概念開始為世人所認識。CSR強調企業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應將社會與環境問題納入其經營決策之考量,倡導「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的理念,現如今許多的永續議題多多少少都有CSR的影子在內。而多數人常常與CSR概念搞混的ESG,則是2004年聯合國在《Who Cares Wins》報告中初次提及之詞彙,意指呼籲企業應從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三個核心面向進行企業永續經營之規劃。
簡而言之,CSR代表的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廣泛理念,也就是點出企業永續經營之方向,而ESG則提供其具體的衡量指標,以協助企業實際落地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企業因應法規或要求須出具CSR報告書,而我國金管會為配合國際發展趨勢,於2021年將原CSR報告書修改名稱為永續報告書(Sustainability Report or ESG Report),故如今國內相關法規皆以永續報告書為正式名稱。
「永續是不是假議題?」
這是小Y過往作為永續顧問到企業或是大學授課時,最常被問到的犀利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大家所想的那麼抽象、也並不是個哲學問題,企業端只需要從兩個角度切入討論即可:理論與實務。
首先從理論面來看,就現如今所有的科學與人文理論證據而言,永續經營的重要性是無法被反駁的。目前所有人類的綜合研究結果也是指向自然環境的破壞會導致全球暖化以及氣候變遷、企業經營若完全以經濟利益為優先是無法永續經營的等方向。當然,小Y並沒有要生硬的去討論這些研究內容,只是若目前人類整體研究方向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我想就理論層面而言,永續絕對不是個假議題,也不會是一般企業討論的重點。
另,從實務面來說,對於企業經營者的角度而言就更落地了。我們先不去討論各國際組織、國家或龍頭企業如何去解讀理論面的問題,就單看如今之國際趨勢,將永續議題以各種方式入法或規範去是目前難以擋下的浪潮。作為一般企業,我們所面臨就是國家法規或企業的要求,以台灣而言如金管會的永續藍圖、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等,歐洲也有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等規範,就連台積電、Apple等大型公司對於自己的供應鏈也有相關要求。面對這些實際的規定與要求,永續又怎麼會是假議題呢?
當然,小Y以上的言論是以目前研究結果與國際趨勢為基礎所述,當然不排除未來有新的研究結果去影響議題走向。不過,就現階段而言,探討「如何辨認與自身企業有關的永續議題」,或許會比「永續是否為假議題」來的重要且急迫。

如何辨認與自身企業有關的永續議題?
如今的永續議題蓬勃發展,常見的議題還包含了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SASB永續會計準則、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到底哪些才是自身企業必須做的呢?判斷企業是否需要執行的方向,可以有三大步驟:法規規範、供應鏈規範以及自身要求。(圖一:金管會發布之「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
當永續成為必然趨勢,隨之而來的議題與焦慮常使企業焦頭爛額。但若我們把心裡的焦慮先放一邊,不難發現永續的議題看似抽象與新穎,但跟所有商業議題一樣,只要了解概念與淵源、判斷該執行的項目,並根據結果規劃執行策略,永續經營其實並不像表面那麼抽象且無跡可尋。
若您與您的企業面臨永續難題,或針對以上文章有所指教,歡迎來信由專業顧問為您諮詢討論,打造企業永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