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需要优化会计或财务报告流程? |
营业现金流可以说是一家营利企业的命脉,从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各个阶段,都与现金流息息相关。优化财务会计流程,从内部管理角度来看,短期内能够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减少出错机会;中期则可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性与准确性;从长远来看,企业能够更精准地进行资金流动、税务规划及风险管理。对于企业外部而言,准确的财务报表能够增强企业信用,吸引更多外部投资者。许多企业在萌芽阶段,因财务与现金流管理观念错误,盲目扩张和资源无效分配,最终因资金断链而夭折。 |
什么是ERP系统?和记账软件一样吗?企业一定要导入吗? |
记账软件主要专注于会计与报税用途,功能以出账和报表为主;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是一套整合企业各项资源的信息系统,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等部门的数据集中管理,使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流程、提升效率与决策质量。是否需要导入ERP,需视企业规模、运营需求及成长阶段而定。若企业规模较小,可以先从简化版系统着手,随着业务复杂度增加,再升级整合将更具效益。 |
准备在台湾上市上柜的企业,财务方面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
公司一旦决定走向资本市场上市上柜(IPO)的进程,典型的上市前准备评估工作包括: 1. 上市上柜挂牌的地点、主要条件及障碍 2. 控股架构、营运架构、税务架构规划 3. 评估法规遵循、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的各项规划及调整 4. 选定辅导券商、会计师及律师服务团队 |
如果我的公司的会计要从EAS(企业会计准则)转换IFRS(国际会计准则),该注意什么? |
在会计准则转换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编制IFRS的期初资产负债表,并进行历史财报重编与调整。而各产业所需转换之重点科目不尽相同,常见会计科目差异包括租赁(IFRS 16)、金融工具(IFRS 9)、资产减损等,更需揭露转换过程中的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对财报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考量税务或内控制度的调整。实务上,建议企业成立IFRS转换专案小组,并与外部顾问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规划与测试,以降低转换风险并确保企业顺利接轨IFRS。 |
公开发行公司应针对哪些重要循环建立内控制度及年度稽核计划? |
应建立内控制度的九大循环分别为销售及收款循环、采购及付款循环、生产循环、薪资循环、融资循环、不动产、厂房及设备循环、投资循环、研发循环以及资讯循环。公开发行公司应将销售及收款循环、采购及付款循环列入年度稽核计划,其他循环是否列入年度稽核计划,则由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 |
企业一定需要自行编制财报吗? |
根据台湾证券交易所与柜买中心于民国108年公告,重申「财务报告编制为上市柜公司责任」,「编制」指包含财务报表四大表及财务报表附注说明及附表之初稿,提供查核会计师进行查核/核阅。同时,民国109年金管会发布「公司治理3.0-永续发展蓝图」,依实收资本额规模分阶段推动上市柜公司公布自结年度财务资讯。 若非台湾上市柜公司,仍建议企业具备财报自编能力,以即时掌握营运状况、改善内部管理及为未来成长与IPO做准备。 |
委外记账还需要财务人员吗? |
委外记账可处理日常入账与报税,但仍建议企业内部至少配备一名人员,了解基本财务数据,负责与记账单位沟通、审核发票、监督现金流。 |
对于有志于海外(如美国)上市的台湾企业,财务会计上需要做哪些额外准备? |
台湾企业若考虑在海外上市,除了满足台湾的上市要求外,还需符合目标上市地的严格规范。以美国为例,需要遵守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要求,并符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申报规定,包括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测试(SOX法案相关要求)等。这涉及到更深层的会计政策调整、信息系统整合及法律遵循,通常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或有经验的财务会计顾问从中协助。 |
如何运用财务数据来支持企业的战略决策,而不仅仅是进行账务记录? |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数据的价值远不止于记录。通过深入的财务分析(如趋势分析、同业比较、预算差异分析、现金流预测),企业可以识别经营瓶颈、评估新项目可行性、预测未来资金需求,甚至指导产品定价与市场战略。 |
我的企业正考虑对其他公司进行并购(M&A),应该注意哪些财务会计的潜在风险和机会? |
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会计需注意目标公司的财务尽职调查(Financial Due Diligence)结果,通常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外部财务顾问协助出具,以评估其真实的资产负债、运营状况、潜在负债与合规风险。此外,企业本身还需考虑并购后的会计处理(如商誉的确认与减值)、财务报表整合,以及系统整合的挑战。 |